宁国公府乱成一团,城阳侯府却一片喜气。
李氏成功和离。
赵氏的大儿子李易也即将跟着护国公回京。
所以府里倒是热闹的很。
“母亲,易儿这一去也有七年了吧!”
李氏端坐在城阳侯老夫人身旁,唇角弯弯,瞧着心情就很是不错。
“可不是吗?唉,再不回来,我这把老骨头怕是都等不上他了。”
老夫人心中欢喜,对着赵氏说道,
“你这个做母亲,也得上上心了,易儿年纪大了,这次回来,定要将他的婚事给定下来,不论家世,只要是个体贴的姑娘,就先相看一番吧!”
唉!
李易是城阳侯府的长孙,自幼习武,十五岁便投了军营,去了护国公的西北大军,如今已经是副将了。
可那孩子什么都好,就是年近二十八,却还未成婚。
七年前,他们府上也曾为他定下一门婚事,乃是前太傅孙女郑玉容。
可那姑娘婚前得了恶疾,就这么去了。
又赶上护国公前去西北,李易跟随,一走了之,再也未回来,这婚事便成了他们府上的一桩难事。
“唉,母亲,我何尝不着急呢,可是他性子执拗,我这个做母亲的,也说服不了啊,还不如您和父亲帮着多劝慰几句,他一向对您二老孝顺,说不定这次还真能成婚,我啊,是一句话也做不得主,白白惹了他嫌弃。”
赵氏也是一个头两个大。
两个儿子的个性天差之别。
老大是个不拘言笑的,性子冷淡,老二又是个混不吝的,读书不行,游山玩水倒是精通,日日寻不着人影。
李氏瞧着母亲和嫂嫂两人一脸忧愁,捂嘴轻笑了起来。
“易儿回来本是大喜事,瞧母亲和嫂嫂愁眉不展的,不知道还以为你们是不欢迎易儿回来呢!”
宁如兰端坐在一旁,听闻这话,也笑着打趣,
“就是,外祖母和舅母这般样子,若是被大表哥知道了,可不要伤心死了!”
“呵呵,伤心?你倒是高看你那表哥了,从他记事起,我就没见他哭过,整日里冷着一张脸,就没什么表情变化,若不是他在战场厮杀太多,佛祖不收,我都要以为他是清心寡欲的出家人了。”
赵氏抱怨。
“哈哈哈......”
宁如兰被舅母的话逗得哈哈大笑。
老夫人和李氏听了赵氏的话,也是哭笑不得。
“哪有你这般说自己孩子的,那人就是再不好,不还是你生下的,都说儿子肖母,你说他这是随了谁?”
老夫人打趣。
“母亲可别冤枉我,易儿是我生的不假,可他那性子,可半点不随我,我可不担下这污名。”
“你啊,这张嘴,一点亏都不吃。”
老夫人被逗的哈哈大笑,原本的担忧也消散了不少。
“这是说什么呢,这么开心,莫不是知晓我今日回来?”
年轻男子的声音响起,宁如兰猛地回头,却正好看到二表哥李昀一身月白色锦袍,手里拿着把折扇,嬉笑着进来。
“你还知道回来啊!”
赵氏一见他,就故意板起了脸。
“给祖母,姑母,母亲请安了,表妹安好。”
李昀不以为意,笑眯眯的打着招呼。
随即又让人将礼物拿了进来。
“儿子怎么不知道回来啊,这些日子,我在外面风吹日晒的,可受了不少罪呢,就这,我还特意想着要给母亲选些礼物呢,祖母放心,您和姑母,表妹的一个都少不了。”
他一边说,一边将那首饰盒子打开,开始一一分发了起来。
赵氏接过他送的那对羊脂玉镯子,随意瞥了几眼,倒是好东西,还真是下了血本啊!
老夫人和李氏对视一眼,看着手上的镯子,都有些惊讶。
“你这东西哪来的,成色这般好,水头也足,可得不少银子吧!你手里哪来这么多银子?”
赵氏有些怀疑。
这小子该不会在外面干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了吧!
李昀撇撇嘴,一脸委屈,
“母亲这是什么意思?平日里送的东西便宜了吧,您不稀罕,这次我送了好东西,您倒是怀疑上了。放心,这东西是别人送我的谢礼,儿子我没干坏事。”
“谢礼?谢你的?”
赵氏挑眉,很是怀疑。
李昀:“........”
“我怎么了?母亲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意思不是很明显吗?就你那德行,还能被人感谢?这东西该不会是你仗势欺人得来的吧?”
赵氏越想越觉得有可能。
李昀是真的委屈死了。
看看祖母,又看看姑母,都是一脸担心的望着自己,顿时欲哭无泪。
哪有人比自己还惨啊!
第178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